

在市民政局的授权下,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积极对接就餐补贴用户数据系统,实现上海地区助餐补贴老人的精准识别,并在技术上实现了上海民政助餐补贴从“认卡”向“认人”转变。昨天举行的上海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工作交流会上,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东东分享了金融支持银发经济的最新进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及本市关于养老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海金融支持银发经济服务季”昨天启动。会议对《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作了政策宣介。《上海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手册》、“乐龄上海”银发服务平台等同步发布。
会议重点宣介了《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该方案由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旨在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案》为养老金融支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会上,上海国际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海波介绍了上海试点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探索“以房养老”新模式。其中一个案例的委托人是年近八旬的离异独居老人,日常生活主要由侄子照料。老人将名下唯一住房托付给信托公司,以其租金作为退休金补充,助其安心养老;信托的他益功能也确保其身后房产能定向传承给侄子。该案例中,老人生前保有房屋的使用、处置及收益权,身后意愿得以精准执行,实现了对其资产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双重守护,是上海辖域内首单以不动产为信托财产的特殊需求服务信托。
“信托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对财产的保护性较强。”吴海波解释,信托账户在每次养老消费完成以后再结算,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养老机构收钱跑路等现象。
工作交流环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他们具有上海特色的养老金融经验和做法。
中国银联聚焦银发群体高频消费场景加大支付优惠,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水平,有效满足老年群体支付服务需求;农业银行深耕普惠金融,在老年人储蓄、理财、适老化改造、保险、消费等多方面发力,推出针对性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积极探索商业健康保险新路径,推出集护理服务特色于一体的定制化产品——“沪理保”商业补充护理险;上海信托依托信托制度优势,探索养老财产托管、养老服务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更好地为银发人群和备老人群的养老规划服务;中信养老围绕如何通过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及项目为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和落地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为包括保险在内的耐心资本创造稳健增长的长期合理回报作了交流发言。

该活动还集中发布了三大养老金融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惠民信息。
一是发布了《上海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手册》,整理汇总了在沪金融机构面向不同年龄段银发群体及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推出的储蓄、理财、信贷、保险、贵金属、信托等九大类70余项产品与服务。
二是发布了由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建设的“乐龄上海”银发服务平台,整合全市1300余家会员单位资源,提供优质养老、新业态、生活医疗等多元化服务。未来,平台将不断完善和充实服务供给,打造养老服务和银发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三是启动金融促进银发消费活动。敬老月期间,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开展了“上海金融支持银发消费服务月”活动。在沪金融机构持续优化完善、整合创新金融促进银发消费举措,推出一系列消费补贴优惠活动,打造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贯通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的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银发消费活动网络,持续加大对银发消费的金融支持,提升银发生活品质。
天成配资-短线配资网-证券配资官网-线上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