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凉山,邛海之畔火把摇曳,大凉山间欢歌如潮。
7月18日,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重大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西昌邛海宾馆举行,83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889.81亿元,涵盖钒钛、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文化旅游等10条重点产业链。这场招商盛宴,再次印证了凉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独特发展路径,彰显出民族地区借助文化节庆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夜幕还未降临,火把狂欢尚未启幕,邛海宾馆的签约台已见证着合作的诞生。集中签约仪式上,凉山向世界展示了“资源富集、产业勃兴、环境优越”的投资新形象。攀钢集团、四川省旅投集团、湖北蔚蓝通用航空等企业代表先后发言,从产业协同、文旅融合、低空经济等维度分享了投资凉山的信心与愿景。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林感叹道:“面向未来,我们计划通过政企协同实现延链补链强根基、技术攻坚促升级、绿色转型谋发展‘三大突破’,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低碳技术融合,与大家携手将凉山这片‘钒钛沃土’打造成富民强州的‘金色名片’”。
分五轮进行的签约仪式上,26个代表项目在签约仪式上上台签约。一个个体量可观、业态多元的项目,如同跃动的火焰,点燃了凉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凉山州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投资宣传督办科科长黄静媛表示:“我们这次签约的效果成果是很明显的。项目签约以后,我们经合部门将为企业提供一个全流程的服务,特别是在项目的落地方面,也会提供一对一的跟踪对接服务,让企业感受到凉山良好的营商环境。”
展开剩余64%这场招商盛会并非一日之功。自6月25日起,凉山启动为期一个月的“1+3+N”招商行动,通过1场集中签约、3场产业链发布会、N场分散招商的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格局。在钒钛产业链投资合作机遇发布会上,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3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38.8亿元,吸引了鞍钢集团等46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会;航空航天产业链共梳理凝练15项重大投资合作机遇,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配套、应用场景开发三大领域,预期总投资规模334亿元以上;低空经济产业链重点领域共梳理重大投资合作机遇67项,除低空装备制造产业外,其他已明确的资金规模达11.1亿元以上;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布会则重点推介邛海、螺髻山等最具潜力的六大文旅项目,预期总投资金额超120亿元。
凉山招商引资工作的“火热”态势,源于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优势。作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凉山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达34.26亿吨,共生钒650万吨、钛2.29亿吨,亚洲第一大独立金红石矿为氯化法钛白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清洁能源方面,已建成装机5205万千瓦,年留存电量26.7亿度,0.27元/度的弃水电价为高耗能产业提供坚实支撑。交通瓶颈的历史性突破,让凉山的区位优势加速释放。成昆复线通车使西昌融入成都、昆明“三小时经济圈”,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中,西香、宜攀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目标将逐步实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出台后,州级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从项目落地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助力产业集群成势。
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凉山招商的独特密码。今年火把节期间,凉山将传统节庆活动与现代招商模式创新结合:在签约仪式现场设置县(市)产业展示区和农特产品品鉴区,让客商直观感受凉山特色。这种“以节为媒、以情动人、以业聚商”的新模式,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激活了经济动能,实现了“文化展示”与“招商实效”的双赢。
数据见证跨越发展的铿锵步伐:2025年1—7月,凉山新签约重大项目94个,总投资额达959.78亿元。从2024年火把节签约的574.2亿元,到今年的889.81亿元,凉山以火把节为支点,撬动了产业升级的杠杆。火把点燃的不仅是节日的激情,更是凉山开放合作的热情;签约落笔的不仅是项目协议,更是共同发展的约定。“我们将持续深耕凉山文旅行业,未来如果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公司还是会继续选择在凉山投资兴业。”四川众欣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邹柱对凉山的投资前景信心满满。
我们相信,随着一个个签约项目的落地生根,将为全州统筹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入推进“三大强州战略”,大力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的有力支撑、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发布于:北京市天成配资-短线配资网-证券配资官网-线上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